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过则勿惮改
加入时间:2025-04-0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王奇
 
  “过则勿惮改”语出《论语•学而》,其意为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短短五字,道出了反躬自省、克己修身的精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失,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方能日臻完善、成长进步。
  
  闻过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一个人若不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就如同闭目塞听,永远无法发现自身的不足。古代圣贤对闻过的态度值得今人深思,子路“闻过则喜”的胸襟,老子“自知者明”的超然,都展现了对批评的开放态度,是发自内心对自我完善的渴望。知一重非,进一重境。敢于承认和修正自身的缺点与错误,要涵养“喜闻己之过”的操守,以批评意见为镜鉴检视自身,努力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有则改之,真正把批评意见当作改进的动力,不断淬炼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仅仅听到他人的批评还不够,必须深入理解这些批评的含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知过需要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反省正是知过的精髓所在。知过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它要求我们直面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正是这种直面,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在现实生活中,知过往往比闻过更难,有的面对错误不思悔改,甚至讳疾忌医,常常会为自身的错误找借口,或者将责任推给他人,这种逃避的态度只会阻碍进步。只有勇于承认错误,深刻认识错误,才能在修身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过而不改,犹如诊病而不治,毫无意义。改过之难,不在识弊,而在决断。防止将“闻过”“知过”与“改过”简单画等号,就需要敢于刀刃向内、较真碰硬,防止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改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改正错误以适应新的环境。要把“改”字贯穿始终,能够当下改的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明确目标持续整改。只有勇于改过,善于改过,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才能走得更远。
  
  过则勿惮改,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修身智慧。闻过、知过、改过,这三重境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身体系。听得进、容得下、更要改得了,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唯有以开放的心态闻过,以深刻的认知知过,以坚定的决心改过,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年04月07日3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沈大高速:双脚丈量出的第一路
淘宝购物给差评 三天三夜接了近500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