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置办年货、张罗家宴是中国人的传统,都想在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图个年年有余。特别是在除夕之夜的餐桌上,除了有荤菜、素菜、冷盘、热炒、大菜、点心之外,一定少不了鱼。因为“鱼”和“余”谐音,象征着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然而,在大家抱有“富余”愿望的同时,攀比、奢靡、浪费的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有些家庭在置办年货、准备年夜饭时,生怕丢了面子、扫了兴致,宁多勿少、宁滥毋缺。
大家生活富裕了,都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一年更比一年好,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也是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但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也绝不能丢。特别是在与家人亲朋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之时,更要找到年年有余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聚餐,都要身体力行践诺光盘行动,拒绝盛宴变“剩宴”。
春节不铺张,不浪费,才是年年有余。通过摆阔、浪费来充“面子”的陋习早该改正,要让“新食尚”的文明之花在春节的餐桌上处处绽放,就需要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和消费者一起行动起来,以富有“文明味”的行动共同营造勤俭节约、和谐热烈的节日氛围。
一方面,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要争做抵制浪费的推动者。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套餐,使用环保包装,减少餐厨垃圾。可以在菜单上主动标示菜肴分量,并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半份菜、小份菜,也可以主动提醒顾客理性消费,适量点餐,切实树立行业新风,促进节俭务实良好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要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年夜饭和其他亲朋聚会上,要自觉做到酒席不铺张、宴请不浪费、点餐要合理、剩菜要打包,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同时,要主动引导身边人加入节约的队伍,对浪费行为要善意提醒、友好提示,在一言一行的引领示范中凝聚节约共识,树立节约新风。
年年有余的“余”不是剩余、多余,而是“节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欢庆不忘节约,量力而行、物尽其用,用光盘行动新“食尚”展现年年有余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