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细分垃圾处置赛道 达州变废为宝
加入时间:2024-08-22  来源:金台资讯  
 
<p>  8月14日中午,走进达州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中心,一人多高的树木在环形柏油路两旁成片生长,所见之处,尽是翠绿。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存放了上千吨垃圾。</p><p>  </p><p>  记者注意到,室外温度高达38摄氏度,上千吨垃圾储存在这里,竟看不到乱窜的苍蝇和横流的污水,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p><p>  </p><p>  巨大反差的背后,是这里有4家专业处置垃圾的企业。它们分别根植于不同赛道: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运到这里的垃圾,洗掉了一身“恶臭”,华丽转身成为宝贵资源——</p><p>  </p><p>  人们下楼随手扔进垃圾桶的垃圾,可以变成生活用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专门做这件事。每天从达州城区及周边乡镇收集的800余吨生活垃圾,经过5至7天存储发酵后被送进焚烧炉,在汽轮发电机组作用下发电。</p><p>  </p><p>  餐馆及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除了发电,还能被制成生物燃料、航空用油原料。“吃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有价值的产品,垃圾处置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p><p>  </p><p>  即便没有变成可销售的产品,垃圾也可在这里实现无害化处理。棉签、纱布、针头等医废被丢进高温消毒舱,在0.2兆帕和不低于134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60至90分钟的高温蒸煮,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杀灭率可达99.99%。这一过程,有点类似使用高压锅。</p><p>  </p><p>  有的垃圾则住进了“深墙”内。作为垃圾处置最后一环的刚性填埋场,外墙是厚达4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垃圾与外部环境隔绝。</p><p>  </p><p>  “把4家企业集中到一起,一是可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二是企业之间可共享配套设施,便于就近协作。”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管理与生态监测科科长何勇介绍,如餐厨垃圾处置分选出的废弃物和医废高温蒸煮破碎后的残渣,被运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可最大限度减少运输距离。</p><p>  </p><p>  把垃圾处置这项工作做到极致,大数据成为重要手段。</p><p>  </p><p>  达州市在餐馆和食堂配备专用垃圾桶,加装溯源专用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记录和识别垃圾桶信息。通过大数据监管平台,垃圾来源与去向可追溯、处置情况可评价、结果可追责。</p><p>  </p><p>  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省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840万吨,餐厨垃圾产生量339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1.93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约671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10万吨。如果这些垃圾都能得到妥善处置和高效利用,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p><p>  </p><p>  从中心走出来,记者还听到一个消息:今年6月,达州与北方一家环境科技企业签约,拟消纳化工、钢铁企业产生的磷石膏、钢渣、水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将其转化成绿色建材产品。</p><p>  </p><p>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 达州观察 徐洋</p><p><br/></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孔明灯吸入客机发动机 航班被迫延误
网络安全专题片《第五空间》:透明的时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