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多家平台应对“AI信息污染” 未标AI内容最严可封号
加入时间:2025-03-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潇
 

“AI信息污染”成疾?多家平台开始应对,

未标出AI内容最严可被封号

  《哪吒2》员工愿意996是因为公司在成都分房、梁文峰在知乎上首次回应DeepSeek走红、80后死亡率突破5.2%……类似的信息正在占领互联网。它们看起来有精确的细节,但没有信息来源,仔细搜索后还有明显事实错误。不少此类内容,被指出由AI生成。
  
  针对未标识的“AI谣言”,3月11日微博宣布启动治理。微博社区治理官方账号发文称,治理的重点领域是社会民生、突发事件、科普医疗和个人权益,会对不同情况予以处置。
  
  具体而言,如果账号的单条内容由AI生成且未主动标识,微博称会主动打标,提示“疑似由AI生成”;如果账号有多条AI内容都未标识,会限制流量分发;如果这些内容造成了恶劣影响,则可以禁言乃至封号。
  
  21记者在3月12日核查,目前要加上AI标识,微博用户需点击内容发布页右下角的“公开”权限,增加“内容声明”,选择“内容由AI生成”。发布后,该微博的时间栏会新增“AI生成”状态框。
  
  AI谣言泛滥的问题不止微博一家碰到。今日头条在近期的治理开放日透露了一组数据:去年打压了超过93万条低质AI内容,处罚了近3万个利用AI批量发布虚假、低质内容或恶意洗稿、抄袭的账号。
  
  “我们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AI技术对内容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创作者来说,AI可以丰富内容多样性,我们也在工作、生活等各种场合开始尝试用AI工具减负增效;但很多用户对新技术掌握不够充分,产出的内容也给站内生态带来了问题,包括滥用AI生产的劣质空洞内容、利用AI洗稿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等。这些问题既损害了用户体验,又挤压了优秀原创作者的流量,严重损害了创作的公平性。”该平台一位负责人称,过去一年里,AI内容给平台带来了很大挑战。
  
  该负责人指出,低质AI内容的典型特征是内容空洞、前后矛盾。与微博的举措类似,今日头条在收严对低质AI内容的审核力度,另外监测AI内容的整体流量占比,“评估处一个相对健康的水位,确保原创作者的空间,同时接纳合理的AI内容的存在。”
  
  但前述负责人也在会上坦言,过去的治理重点是“用户能明显感知到的低质AI内容”,现在批量生产、难辨真假的AI内容成为新的挑战。
  
  近一年里,已经有不少“AI内容农场”产业链曝光。2024年4月,陕西西安警方公布了一起AI造谣案件:涉案人员通过“翠绿笔墨”AI写作软件,将热门社会新闻重新拼凑、替换同义词,并批量生成内容,日均产量高达19万篇,流向6000多个自媒体账号,以获取平台流量分成。
  
  2024年1月,南昌一家MCN机构因编造“西安爆炸”事件遭到警方调查。警方评估显示,负责人一共经营了5家MCN机构,运营账号842个,一天能AI生成4000-7000篇文章,全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参与。经初步的估算,每天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
  
  科技自媒体博主阮一峰曾核算使用某国产大模型API批量生成文章的成本,一篇AI文章的成本是人民币0.00138元,也就是一分钱可以生成七篇文章。AI的成本之低、生产能力之强,再绑定流量变现的吸引力,可以通过“量大管饱”的方式迅速冲击互联网内容生态。
  
  为AI内容加标识,是目前解决“深度伪造”“信息污染”等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国内监管机构着力推进的方向。2023年8月开始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AI服务提供者对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2024年9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要求,不仅是AI提供者,社交传播平台也需要添加明显的AI标识,区别AI内容和真实内容。
  
  除了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哔哩哔哩六家国内日活量最大的社交平台,都已要求用户在上传内容时声明是否由AI生成。但21记者在年初时测试发现,平台里许多明显的AI内容并没有相应标识,实际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微博此次指出,现在的治理难点是技术手段有限、法律滞后、公众认知分歧。接下来,计划结合AI检测、人工审核与用户举报机制,加强对未标识AI内容的主动识别。
  
  今年2月,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通知,指出今年的重点会是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报道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节约粮食沙画
教育部:重申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颜值经济”盛宴背后,当心消费陷阱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践行低碳生活,共享绿色家园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