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AI合成全红婵家人声音,如此带货走火入魔了
加入时间:2025-04-30  来源:新京报  作者:和生
 
  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家人声音被AI合成冒用带货,引发关注。多个账号在社交平台使用AI合成的全红婵爸爸、哥哥声音,用几乎完全相同的文案介绍家里要盖新房,并在视频中携带有骆驼奶粉、土蜂蜜等多种商品链接,不少消费者已经在视频链接中下单。4月29日,全红婵父亲回应媒体称,有人用AI伪造一家人声音卖蜂蜜,他们也没有办法,并请媒体帮忙辟谣。
  
  被AI合成假冒伪装的不止全红婵家人。此前,明星刘晓庆、古天乐、张馨予等,都有声音、视频被AI合成用于代言、带货。这些事件背后,都是不法分子在利用AI技术伪造公众人物的形象和声音,或者生造出来某个人物形象,蓄意欺骗消费者,以谋取非法收益。
  
  具体到“全红婵家人事件”,声音作为具有个人标识性特征的信息,未经本人授权就被随意用于商业行为,这已构成对个人肖像权、名誉权以及声音相关权益的侵犯,相关伪造者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而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基于对全红婵及其家人的信任和支持下单购买商品,结果却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从长远来看,此类事件冲击的将是整个短视频平台消费市场的信任环境。
  
  面对AI合成技术被滥用难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为AI生成内容设定了明确的标识规范,相当于在源头上为AI合成信息套上了“紧箍”。
  
  对平台而言,当务之急是提升技术手段,对AI合成内容进行识别和标注,对违规账号封禁处理。而作为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地“一键下单”。
  
  总之,只有让AI合成技术的应用真正规范起来,才不会沦为骗子的工具。
  
  □和生(媒体人)
  
  新京报(2025年04月30日A02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我在,就不让文物受损
一镜四十载:记忆里的中国年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