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河的“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事件,最终以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收场。当蜜雪冰城变“绿”雪冰城,当医院红十字标识被刷绿,当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出“红代表火,人到里面比较亢奋”的雷人言论,这样的决策自然引发社会强烈质疑。
无独有偶,宁夏银川在斑马线上安装U型栏同样带来争议。相关部门称此举为了防范交通事故,却忽视此种“创新”影响行人及电动车通行,对推婴儿车及残障人士很不友好……这两则新闻都反映出同一个问题:对决策者而言,切莫以为自己是“好心”,就可以“硬来”“乱来”。
我们不欢迎“为了治理而治理”。“禁色令”表面上追求美观,实则将城市治理僵化理解为“面子工程”。统一店铺招牌等行政措施,一直引发社会的负面观感。此前就有河北沧州一街道招牌统一“黑底白字”,被吐槽“殡葬一条街”的新闻曝出,三河市相关部门不能吸取前车之鉴,硬性介入招牌管理,剥夺商户应有的经营自主权,显然未能正确理解何为“有为政府”。
第二层病灶是形式主义与懒政思维。在银川斑马线上出现U型栏,用简单粗暴的物理隔离替代精细的疏导管理时,深圳市一条绿道上也铺设了近百条密密麻麻的减速带,好比“搓衣板”。这些措施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在实践中不愿动脑筋,用一刀切代替精准施治。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决策精神去哪了,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去哪了?
强行换掉商户招牌,最终砸的是营商招牌。据了解,一个月前,三河市相关部门就提出“深化法治保障助力营商升级”。而一纸“禁色令”,则走到了这句话的对立面。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一背景下,各地更应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而不是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头换面”再度来临。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官宣免职,传递出清晰信号:任何时候,不要为滥用权力找借口;做任何决策,都要倾听民意,而不能肆意妄为。唯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科学制定治理方案,才能既解决了问题又赢得了民心。
看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的“好心”若缺乏善治的温度,容易异化为扰民的“任性”;权力的“好心”辅之以专业的“巧劲”,才能真正办成百姓乐见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