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付彪|荣誉称号岂能买卖
加入时间:2024-12-26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只需花费数千元,就能收到一张证书成为“优秀人民艺术家”“国宝级大师”……在艺术圈,滥造荣誉称号的乱象依旧存在。随着记者深入调查,一条买卖荣誉头衔的利益链逐渐显现。一些社会机构开展收费评比活动,不看实际艺术水平,只看出价高低,只要价码到位,立即颁发“证书”。有的不需要参加评比,只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作品照片,就能戴上艺术界的“高帽”。(12月7日央视网)
  
  据报道,所谓的“荣誉称号”均一证一价,价格低的为1200元,高的在3000元以上。两张“国宝级艺术大师”证书和一块奖牌,售价2900元。业内人士认为,“优秀人民艺术家”等荣誉称号泛滥,最终指向的是利益,其本质是用价格炒作高雅艺术,制造艺术品的高价泡沫,以此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种肆意买卖荣誉称号的行为对艺术界造成不良影响。把“名头”大小看成衡量艺术作品含金量的标尺,进而把“生意”做到荣誉称号上,从法理上是不被允许的。早在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开展包含“国家”“中国”“中华”“全国”以及类似含义字样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得开展未冠以上述字样但实质是全国范围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买卖荣誉称号之所以屡禁不绝,究其原因还是潜在收益大于违法成本,相关部门在打击这类行为时也面临取证难、处罚难等问题,导致一些机构和个人想方设法钻空子。对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对“大师”级评选、发声及其社会活动建立严格的荣誉评价、保障以及监管体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艺术界自身要健全科学、公正、透明的荣誉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胜任条件、标准流程等,防止评选沦为钱权交易的附属品。相关平台也需夯实主体责任,对未经合法登记的可疑组织及网站,添加风险提示标识,降低推荐权重。
  
  治理买卖荣誉称号乱象,还应依靠全社会共同抵制。应引导公众淡化“大师”名头,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和艺术家,而不是仅凭虚假荣誉作出判断。同时,发动全社会参与对各种荣誉称号的打假和举报,守护这份尊严与纯粹,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艺术环境。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直饮机成费水机 净水勿忘节约水
[创悦人生]刘南白为节约事业执着坚持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