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三问②:指尖形式主义,无孔不入? 有一天上班途中,遇到一个环卫工人,她请我帮个忙,用她手机给她拍个扫马路的照片,说是每天都要发到群里。 你说,这马路干净不干净不是一目了然吗?非得用照片证明? 我不说你也知道,其实各地各行业,这种情况多了去了。 比方说,事事都要手机留痕,以上传工作截图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强制你在工作群组中打卡接龙、即时响应;把APP公众号的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情况和考核挂钩,把APP的积分排名和评优挂钩等等。 网友们说,真是“忙着‘键对键’,不顾‘面对面’”…… 有手机确实方便了,方便了务实工作也方便了形式主义。 越是基层,越是形式主义重灾区。 前两天,和在乡镇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苦恼的是,所有工作事无巨细都得留痕,拍照上传,并且分别记分。 对基层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这没问题。绩效考核一般实行百分制。然而在一些地方,“百分制”已被“千分制”取而代之,并且美其名曰“创新实施”;甚至嫌“千分制”考核不够用,进而推出“双千分”。 中央近期下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指出,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让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变种,危害确实很大。 基层同志说,那我能怎么办呢?哎,也不是毫无办法。 这不,大象新闻的大象帮就开通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举报通道,对滥用排名、过度留痕、“僵尸”、“空壳”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可以一键直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尖形式主义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失的,不过,只要人人都对“指尖形式主义”露头就喊打,它总会越来越少。 转发这个视频,就是一次喊打。 大象新闻记者:夏继锋 摆向光 郑北周 王笑薇 丁阳 赫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