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跑偏的价值观岂能成营销噱头
加入时间:2024-09-14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陈广江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trong>努力是为了抱同龄人的女儿?</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trong>跑偏的价值观岂能成营销噱头</strong></span></p><p>  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业务的华图教育,近期因一条广告遭到网友热议。日前,有用户在社交媒体反映,华图教育课堂的宣传标语以“如果你不努力,你的女儿可能被同龄人抱着;你努力,你抱着同龄人的女儿”为噱头,内容不雅,价值观扭曲,存在“物化女性”“消费女性”之嫌。</p><p>  </p><p>  9月13日,华图教育发布情况说明称,网传所谓“不良广告”内容,系9月7日公司老师张某在授课PPT上自行引用的不恰当的网络段子,并非该公司的宣传广告。现已责成当事人张某作出深刻检查,并依据公司相关规定,对其做出严肃处理。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授课内容的审核把关。</p><p>  </p><p>  华图教育又因低俗广告“翻车”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华图教育在同一条沟里已“翻”了多次。2020年,华图教育湖北省黄冈市某分校在街头挂出一条宣传标语,上面写着“考上公务(员),江山任你指点,媳妇任你挑选”,引发社会争议。今年,因宣扬“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等内容,华图教育四川地区分公司受到罚款的行政处罚。</p><p>  </p><p>  这次华图教育把“不良广告”事件归咎于员工个人行为,也有甩锅之嫌,恐怕难以服众。无论是地方分校还是员工本人,其行为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华图教育的形象。因此,严肃处理当事人还不够,华图教育还应举一反三,反思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短板。</p><p>  </p><p>  从“媳妇任你挑选”到“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再到“抱同龄人的女儿”,华图教育通过这些夺人眼球的广告语,似乎在反复向年轻人灌输一种“成功观”,即年轻人就该努力考编、考公,只要“上了岸”,就能拥有“黄金屋”“颜如玉”,成为被人艳羡的人生赢家。</p><p>  </p><p>  现实中,拥有一个好职业确实会给婚恋带来一些加成,但是把个体的自主自愿的选择行为,当成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观拿来大肆宣传、招揽生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p><p>  </p><p>  人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奋斗目标也不同,不可能,也不应该被一种标准定义和束缚。努力是为了“任意挑选媳妇”“抱同龄人的女儿”,这样的价值观不光低俗,还违背公序良俗,甚至存在把年轻人引入歧途的危险。如果人们都抱着拥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进入公务员队伍,后果将不堪设想。</p><p>  </p><p>  现实中,这种噱头营销、擦边营销并非个案。但商家应该明白,把低俗当通俗、拿噱头当卖点,在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边缘反复试探,“翻车”只是时间问题。此次事件再次给教育培训行业敲响警钟:正人先正己,给别人培训之前不妨先给自己培训。</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教育部:重申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中国抗疫人物故事(三):我在中国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