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网红售课岂能随心所欲
加入时间:2024-06-2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张涛 
 
<p>  知识付费产品有别于传统有形商品,对于价值评判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制定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红们售课可以随心所欲。<br/>  <br/>  近年来,一些网红披着情商、财商、成功学、精英教育等外衣,向粉丝销售所谓的“IP课程”,不少课程虽价格昂贵却备受追捧。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和规范,网红售课市场呈现出野蛮生长的现象,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课程普遍同质化,网红根据自身的“咖位”对课程随意定价、消费者退费维权难等问题屡见不鲜。(据6月19日《工人日报》报道)<br/>  <br/>  随着知识付费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网红从中看到流量变现的商机,纷纷加入到售课的队伍中来。有了网红光环的加持,其课程尽管定价不菲,却仍能吸引不少粉丝消费。然而,一些网红售课,盛名之下,难副其实。例如有的网课涉嫌虚假宣传,只是简单收集整理一些市面上公开的资料,缺少有价值的“干货”,消费者学完课程后,往往并未有所收获,感觉上当受骗。<br/>  <br/>  对于网红售课乱象,有网友认为,知识付费无可厚非,粉丝买网红的课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网友质疑,网红售课是假,借口“知识付费”把消费者当成“流量红利”进行收割是真。虽然知识付费产品有别于传统有形商品,对于价值评判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制定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红们售课可以随心所欲。<br/>  <br/>  遏制网红售课乱象的蔓延,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强化审核机制。根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对申请注册从事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公众账号,应当要求用户在注册时提供其专业背景,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获得的职业资格或者服务资质等相关材料,并进行必要核验。当下网络授课门槛低,除了医疗行业外,对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资质没有明确要求。有关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知识付费产品提供者的相关专业背景、资质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建立起相应的从业门槛。<br/>  <br/>  其次,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执法体系,加大对网红售课市场的日常监管和巡查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和惩罚。有关网红也要看到违规高价售课对自身声誉和前途的伤害,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合规合法行事,自我净化,坚决抵制急功近利地损害粉丝的短视行为的发生,让自己通过“长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不是饮鸩止渴地追求短期利益。<br/>  <br/>  当然,遏止网红售课乱象,也离不开广大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共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网络市场环境。<br/>  <br/>  中国消费者报(2024年06月27日第1版) 22:46:28</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许昌:从“干涸之城”到“水润之城”
醉驾等红灯睡了3小时 车撞大树仍没醒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