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滁河污染惹民怨,官员“雷语”来挡箭
加入时间:2024-05-31  来源:红网  作者:王若渊
 
<p>  近日,央视总台深度报道了安徽“滁州河水污染致大量鱼虾浮现”的问题,因个别干部“喝茅台也能喝死人不需毒性分析”“还有两个月退休不该过多追问”等雷人雷语引发争议,沦为笑柄。<br/>  <br/>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的舆论浪潮中,官员“雷语”频现,似乎“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与时代进程相违背的官僚言论不仅给不了建设性的意见,让人产生抵触心理,更引发了对权力傲慢和信任危机的深刻反思。<br/>  <br/>  比如山西省委原秘书长聂春玉曾说:“我的权力是上级给的,我肯定要讨好上级,想尽一切办法让上级满意。这就是我的为官之道。”“老百姓又没给我权力,凭什么为他们服务?换做任何人都会这样做。”这些“雷语”不仅令人瞠目结舌,更暴露了部分官员在面对公众和媒体时的傲慢态度。他们忘记了权力的来源是人民,忘记了作为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br/>  <br/>  联系到这次全椒县环保局相关领导干部与记者的答问,很多人认为这两名官员管不好情绪,理不清逻辑,不懂得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更有人认为,持“退休论”的这名干部不讲官话套话,说了内心的真实想法,甚至还得到了“实诚”的评价。<br/>  <br/>  敢于讲真话、说实话是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的重要标志。滁河水污染能得到全社会关注并顺利解决,似乎还要感谢一个敢怼敢说、理直气壮,一个温和真诚、推心置腹的两位领导干部。尽管表达有些不妥,但相比开口便是正确的废话,公众更乐意看到真情实感的流露。<br/>  <br/>  这些领导干部,不少拥有光鲜的身份和头衔,受过良好教育,为什么还会说出一些看上去就站不住脚的话?究其本源,他们的问题并非因为“话术”,如此“雷语”体现的是当前个别领导干部思想异化的本质。<br/>  <br/>  官员语言出格,是其思想出格的前奏曲。简单来讲,就是“心”和“脑”出了问题。心里装不下群众,头脑中只有政绩和帽子。这反映出的是部分干部理想信念丧失、丢掉初心使命,扭曲的权力观、政绩观作祟,不仅损害了公权机关的形象,更制造了社会公众与管理部门的对立。尤其在信息裂变时代,任何“雷人雷语”一旦被舆论聚焦,负面效果将被彻底放大。<br/>  <br/>  这起案例,不仅暴露了对环保问题的严重轻视,亦折射出部分官员思想异化、作风不正的突出问题。这样一出官场现形记,也为更多地方敲响作风治理的警钟。当各级领导干部们既不打“官腔”,也不爆“雷语”,把话讲到群众心坎,把事儿办到实处,改作风这道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br/>  <br/>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br/>  <br/>  本文链接:<a href="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9/74/13955041.html">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9/74/13955041.html</a><br/></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节俭中国人》海选火热开启 “老抠”
人民战“疫”特别直播节目 3月11日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