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防消费者不防鬼秤 颠倒黑白不应该
加入时间:2024-05-21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王彬
 
<p>  一博主揭露连云港海鲜市场“鬼秤”被围堵事件刚消停,又一博主举报在南京一市场遭遇“鬼秤”,可真是“无缝衔接”。<br/>  <br/>  前者的视频,不仅记录了商家缺斤短两的事实,还记录下商家抢夺“证据”皮皮虾,藏匿“鬼秤”,多名商户将其围堵的情况,甚至拍下了博主向市场管理方反映时对方的雷人言语,“不删掉视频就不处理”。后者的视频显示,市场经理发现有人在用手机拍摄,第一时间冲了上来,激烈抢夺手机,并放下狠话,“赔你个手机算什么,回头还得给你点颜色瞧瞧!”<br/>  <br/>  在不同的市场,两个博主却同样遭遇缺斤少两,以及市场管理人员抢夺手机的行为。这说明,在公平交易这件事上,商户和市场管理方都失守了,甚至用“沆瀣一气”来形容都不为过。<br/>  <br/>  这恐怕不是偶然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商家和市场管理方对待“鬼秤”和对待消费者的态度:被“利”字蒙蔽了双眼,无视法律法规,无视诚信经营的底线,无视消费者正当权益。<br/>  <br/>  值得探究的是抢夺手机行为的背后逻辑。他们就怕消费者拿出手机来拍。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眼里,违不违法倒是次要,只要事情“不上网”,“鬼秤”就还可以继续存在,反之,一旦盖子揭开,最坏的情况就会发生。<br/>  <br/>  他们潜意识里把消费者的拍摄行为当成一种“原罪”,而抢夺手机是他们权衡利益得失后作出的选择。不解决问题,而是要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是他们的奇葩逻辑。<br/>  <br/>  谈网红博主色变,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这些商家和市场管理者可能忘了,真正该防的不是打假的人,而是缺斤短两的鬼秤,以及欲盖弥彰的表现。任何一个消费者,只要正当权益被侵害,就有权记录证据依法维权,这绝不是没事找事。<br/>  <br/>  防消费者不防“鬼秤”,把消费者的维权当成“祸源”,却对违法经营熟视无睹,这是典型的颠倒黑白。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不是不明白,之所以照做不误,原因只有一个,即违法成本相对较低,诚信经营的红线还没有真正刻在他们的心里。<br/>  <br/>  如今,连云港相关部门回应称,公安机关对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抢夺手机等行为受案调查,涉事商户已被清理出场。南京相关部门表示,当地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农贸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立案调查,市场方对涉事商户予以清退。两地也都明确,要坚决打击“缺斤少两”“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br/>  <br/>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倘若两地监管部门对相关市场的监管无死角,消费者在遭遇“鬼秤”后第一时间“求助有门”,这些闹剧也就不会出现了。<br/>  <br/>  文明社会,法治时代,不该再让消费者买个东西都担惊受怕,最该担惊受怕的应当是那些缺斤短两的商家和纵容欺诈行为的市场管理方。</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节约资源公益广告
人民战“疫”特别直播节目 3月11日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