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复旦学者解码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加入时间:2023-03-22  来源:本站  作者:jydcc
 


《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书。复旦大学供图

  日前,由复旦团队编写的《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以下简称《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正式发布。同时,复旦大学联合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发起长三角“一网统管”研究联盟,联盟内不仅有国内高校顶尖专家学者,还有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头部科技企业。
  
  《城市治理的范式创新》一书以上海“一网统管”实践为案例,揭示了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数字化治理的运行机制、“一网统管”如何实现城市治理的流程再造,以及超大城市治理向何处去等问题,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道世界级难题。超大规模、超高密度、超高速率、高复杂性、不确定性、交互效应是超大城市与生俱来的特质。过去,学界有很多论文介绍海外的城市治理范式,比如政府级平台等理论方式,也有很多论文与公共服务相关,比如研究“一网统办”“最多跑一次”“接诉即办”等政务服务。
  
  “数字化治理本质上是城市治理的一种范式创新。这本新书回应了超大城市治理这道世界难题。”本书主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熊易寒说。
  
  “一网统管”建设的源起,要追溯至2019年年初上海提出的“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建设愿景。2020年,为了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建设,上海专门成立了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并发布了《上海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21年,国内首个“实时、动态、鲜活”的超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1.0版”正式上线。“一网统管”已经接入全市50多个部门的198个系统、1000多个应用。2022年5月,上海市人大表决通过“一网统管”建设最新决定,要求将“一网统管”和数字治理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一网统管’的核心功能,就是‘高效处置一件事’。”熊易寒介绍,现代城市治理最大的痛点和难点,就是事与权的不匹配,事情往往不是按照部门职能分工的分类逻辑发生,“当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就可能出现‘九龙治水’的问题,也就需要‘一网统管’去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职能分工,让城市治理实现从部门化运作向平台化运作的转化。”
  
  以常见的大客流问题应对为例,传统的人海战术已经力有不逮,必须在城市治理中引入大数据和高科技的力量:大客流系统每天24小时监测滨江客流量;气象部门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交通部门对地铁交通和公交进行统一调度;属地治安派出所负责一线指挥,公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各区、多部门在线上的数据共享,在线下的高效协同处置,使城市管理既有灵敏度和精细度,又有品质和温度。
  
  据悉,“一网统管”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议题,研究过程“政产学研”通力合作。两年时间里,研究团队与“一网统管”实务部门通力合作,不仅与腾讯、阿里、华为等数字化企业深度互动,还深入上海16个区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调研足迹遍布该市所有街镇,实地走访了解城市运行现状,与基层治理者和市民深入交流。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吉林新闻早报:反对浪费 节约网受关注
孩子扎针不用愁 高科技“神器”破难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