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甘肃省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41次,下发工作提醒函6件,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18个;严肃查处涉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0件3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这是市纪委监委深化水资源管理领域专项整治,强化监督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任务落实的有力实践。
张掖地处祁连山北麓,黑河穿境而过,水资源问题既涉及本地区域,也关系到黑河整个流域;既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到国家西部生态屏障安全。
该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水资源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市纪委监委聚焦全市打造新时代节水型社会新标杆重点任务,开展水资源管理领域“微腐败”专项整治。
市纪委监委建立市县一体监督体系,紧盯水利工程立项审批、农村饮用水管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明确7个方面96项监督重点,细化监督举措,全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贯通力量集中攻坚克难。市纪委监委会同市水务局成立6个督查组,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包抓、纪检监察组跟进、业务科室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围绕资金计划执行、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跟进审计。
“我们还健全基层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室组’协作联动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联动、深度融合工作模式。”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同时,市纪委监委督促水务部门全面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64%。
“既清除个案,更注重全域治理,做深做实‘查改治建’通篇文章。”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纪委监委围绕专项整治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管理盲区,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促治。研究制定《张掖市黑河流域治理监督考核问责工作机制》,明确10项机制42条具体措施。紧盯关键环节,制发工作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水务部门健全完善农村供水管理办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等制度5项,着力构建管人管事管权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