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莫被防晒产品的“高科技”迷了双眼
加入时间:2025-07-3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张西流
 
  不少产品声称运用了独家研发的防晒技术,能实现超强的防晒指数,甚至远超行业标准,但实际使用效果却与宣传相差甚远;一些品牌的防晒产品使用诸如“纳米粒子”“量子技术”“基因修复因子”等看似高端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在防晒领域是否真正具有实际意义,尚缺乏科学依据的有力支撑。

  宣传UPF200+甚至UPF2000+,实际UPF50+即为最高等级;声称结合了高科技元素,实则制造噱头抬高价格……时值盛夏,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面罩等产品销售持续火爆,但《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防晒产品存在数值虚标、面料成分造假、过度营销科技概念等问题,引发消费者质疑。
  
  防晒本是一种科学行为,却在商业包装下逐渐异化为数字竞赛。近年来,市场上打着“高科技”旗号的防晒产品层出不穷,宣称具备尖端技术和神奇功效。然而,这些所谓的“高科技”防晒产品背后却不乏水分,亟待晒干。
  
  “高科技”防晒产品的“高水分”首先体现在功效夸大上。不少产品声称运用了独家研发的防晒技术,能实现超强的防晒指数,甚至远超行业标准,但实际使用效果却与宣传相差甚远。有的防晒产品宣称能提供12小时的持久防晒保护,可消费者在户外活动两三个小时后就被晒伤。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高科技的盲目信任,肆意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购买,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概念炒作也是“高科技”防晒产品注水的一大根源。一些品牌的防晒产品使用诸如“纳米粒子”“量子技术”“基因修复因子”等看似高端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在防晒领域是否真正具有实际意义,尚缺乏科学依据的有力支撑。商家不过是借助这些晦涩难懂的科技词汇,刻意制造产品差异,营造产品高端、先进的假象,诱导消费者为这些空泛不实的概念买单。部分防晒产品宣称采用了“量子技术”,但实际上量子科学与防晒功效之间的关联十分牵强。
  
  成分虚假标注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高科技”防晒产品在成分表上做手脚,声称添加了珍稀昂贵的天然成分或高科技活性物质,实际含量却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存在。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防晒产品市场的信任。
  
  “高科技”防晒产品亟须晒干“高水分”。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企业加强自律固然重要,消费者提升自身辨别能力,不要轻易被商家的夸大宣传所迷惑更为关键。防晒产品吹嘘的“高科技”,之所以年复一年地让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在“高科技”噱头的死缠烂打下失去了定力,丧失了警惕,稀里糊涂地成了“高科技”的俘虏。
  
  “高科技”防晒产品必须回归真实,防晒产品消费陷阱必须填平。求人不如求己,消费者不妨从查看产品标识、核查监测报告、关注产品口碑、考虑价格因素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防晒产品的“高科技”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要让商家不着边际的宣传迷了双眼。
  
  中国消费者报(2025年07月31日第1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肖捷:依法推进节能工作高质量开展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两办: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教
许昌:从“干涸之城”到“水润之城”
 
  当心私域直播坑老骗老
  “生病不用去医院”?警惕“伪营养师”的迷
  莫被防晒产品的“高科技”迷了双眼
  丑化老人,微短剧莫陷创作歧途
 
  漫说|莫让“四风”迷双眼
  让理论宣传从“天边”走近身边​
  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
  严惩学历学位诈骗
 
  以举报代管理是懒政思维
  回怼民声背后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滥用“按有关规定办”是一种不作为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
  农村公路条例​*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