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成都市消委会警示:“汽车统筹险”是假保险
加入时间:2025-07-08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刘铭
 
  针对所谓“汽车统筹险”的消费陷阱,7月3日,四川省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警惕,提高辨别能力,识破假保险真面目,正确投保。
  
  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有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联系推销所谓汽车统筹险,消费者受其误导,以为购买的是汽车商业保险,认购后才发现不是,实为汽车统筹服务。该类公司没有正规保险业务经营资质,实为汽车服务公司或信息技术公司。消费者发现被骗要求退款,往往被拒绝拖延或被要求扣除高额手续费。
  
  成都市消委会、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提醒消费者,车辆统筹公司不是保险公司。《保险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销售车辆统筹业务的汽车服务类公司注册时无需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未依法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缺乏专业监管,其风险补偿能力及资金安全性相对较低,出现资金链断裂、撤销破产等重大危机时,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存在较大风险。正规车险由持牌保险公司承保,受《保险法》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严格监管,理赔有法定保障。
  
  “车辆统筹”“车辆互助”合同其本质为运输企业间风险分摊合同,不受《保险法》保护。从目前关于安全统筹的司法判例来看,法院在援引法律裁决时,不能适用《保险法》的规定解决相关赔偿纠纷。车辆统筹并非正规保险业务,缴费容易赔付难。车辆统筹公司不具有保险公司的专业服务能力、理赔能力与重大案件赔付能力。一旦出现重大案件,车辆统筹公司极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跑路”等现象,车主可能面临无法获得赔偿或者无法获得足额赔偿的风险。另外,车辆统筹不能替代车辆保险,未在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而购买“车辆统筹”的机动车辆,以后再向保险公司投保商业车险时,无法享受连续投保及无赔款优惠。
  
  消费者在购买车险时,首先须确认销售机构是否具备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证,警惕“XX汽车服务公司”“XX统筹互助平台”等非保险机构的诱导宣传。其次要仔细查看合同,勿轻信口头承诺。合同中若出现“安全统筹”“责任互助”等非保险术语,应立即警惕。正规保单须注明保险公司名称、备案条款及监管投诉电话。消费者可通过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和公众号查询四川省内合法保险公司目录清单,同时可通过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公众号和“金事通”APP查询名下合法有效的车险保单信息,核验是否由具备合法资质的保险公司承保,也可向保险公司官方客户服务热线进行咨询确认,防止买到虚假车险。如果是新能源车辆,可通过“车险好投保”公众号及网站(https://nevis.shie.com.cn)进行投保。
  
  消费者若误购假保险,应及时联系统筹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款,同时尽快补购正规车险;应注意妥善保存宣传资料、合同、付款凭证等消费凭据,若协商退款不成,及时拨打12345、12378、12315等热线电话投诉举报,对于涉嫌诈骗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肖捷:依法推进节能工作高质量开展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说实在的]节约网:让节约方法走进千
酒后驾车多危险?虚拟现实来“体验”
 
  谨防政务APP成形式主义“包袱”
  申领创业补贴莫让中介钻空子
  成都市消委会警示:“汽车统筹险”是假保险
  警惕“吃谷”低龄化
 
  “有毒”的他们 “中毒”的我们
  整治违规吃喝 不能任性“了之”
  别碰 有毒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以举报代管理是懒政思维
  回怼民声背后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滥用“按有关规定办”是一种不作为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两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