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谨防医疗机构外包科室成为坑民陷阱
加入时间:2025-04-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唐传艳
 
  近年来,医保大数据监管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个别医疗机构招揽、利诱群众通过虚假诊疗、虚假住院、虚增耗材等方式骗取医保资金,浑水摸鱼,专挑“易感”群体下手,外包科室伪造病历成诈骗温床,披慈善外衣“拆灯泡”规避检查。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审判的一起案件中,一名“游医”违规承包民营医院眼科,靠“下乡义诊”等活动诱骗农村参保老人接受白内障手术,短短5年间套取医保基金3000余万元。(4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此案中,外包科室的医务人员想尽办法坑民并骗保,其手段极为卑劣。他们通过虚假诊断、篡改病历、诱导手术等方式,将患者视为敛财的目标。尤其是,他们通过伪造视力数据,不管视力好坏一律将老人推上手术台,使得很多没有患病的村民白挨了一刀。这不仅涉嫌医疗欺诈,还带有故意伤害的成分在内。并且,这些医疗骗子还举办“庆功宴”,其气焰之嚣张可见一斑。
  
  一些医院的外包科室,是滋生此类乱象的温床。一些民营医院为追求经济效益,将科室外包给无资质的第三方,导致医疗质量失控、监管责任模糊。对外出租和承包科室的医院通常只是收钱了事,双方属于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管理关系,医疗监管与质量监控就无从谈起。这种“以包代管”的模式不仅起不到内部监督的作用,还给医疗违法行为提供了掩护,让承包者肆无忌惮地突破底线坑蒙拐骗。
  
  外包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不少企业都喜欢采用外包模式。但医疗关系到健康与生命,外包模式不适合于医疗领域。为此,《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对外出租、承包医疗科室。然而现实中,此类现象仍时有耳闻。有些民营医院搭建起一个架子,然后采取“招商”的模式经营,所属科室全部外包。法律条文若不能转化为实际约束力,就会形同虚设。尽快遏制出租和承包科室行为的多发势头,已成当务之急。
  
  患者对于外包科室更要保持警惕。这类科室常以“免费治疗”“超级低价”等噱头来吸引患者,但背后却通过过度医疗、虚增项目等手段牟利。有些出租承包的科室甚至宣称“看病不要钱”“住院发补贴”,其实是通过欺诈骗保获取暴利。一些防范意识较差的老人,极易上当受骗。还有不少患者误以为他们是在做好事,进一步为这类违法行为打掩护。患者要认清这类行为的本质,一旦发现存在出租和承包科室现象,不仅要迅速终止就诊,而且还要果断举报。
  
  医疗机构外包科室值得高度关注。终结这一乱象,既需要刚性监管,也需要医疗行业自律和民众积极配合。唯有法律利剑高悬、监管不留死角、医疗机构坚守依法行医底线、广大民众擦亮双眼,才能尽快填平外包科室这个坑民“深陷阱”,进一步守护好民众的生命与健康安全。
  
  北京青年报(2025年04月08日第A02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节约资源公益广告
聚天下英才促创新发展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