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一条产妇信息卖50元,医疗隐私泄露该怎么治
加入时间:2025-05-08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唐传艳
 
  山东孕妇刘丽(化名)刚在当地做完产检就遭遇产后服务推销,推销人员对她的电话、住址、怀孕周数等各种隐私均了如指掌。刘丽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从明星病历外泄到普通患者就诊记录被贩卖,医疗信息泄露俨然形成一条成熟的黑色产业链。记者近日在社交平台以“就诊信息”“病历”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不少包含隐晦话术的帖子。
  
  记者调查所见,一些现象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比如,花1000元钱就能够在网上买到对方的医疗隐私,包括对方的就诊凭证类型、医疗类别、病种名称、住院诊断名称、手术操作名称等信息。甚至连月经紊乱、人流术后、抑郁状态等信息都能够精准提供。一些人的体检报告、内脏、骨科的彩超图片被泄露,成为他人窥伺、意淫的对象;还有人的妇科、精神科医疗报告被非法公开,被他人肆意点评、嘲讽。产科、新生儿科更是医疗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医疗信息贩卖黑产的另一个特点是,暴利所驱,不法分子更加胆大妄为。在一起案件当中,医院产科主管护师韦某向一家保健按摩中心出售产妇健康生理信息500多条,每条信息可获50元或60元报酬,客户后续办卡消费,韦某另外获得10%的提成。韦某轻轻松松就可以大赚一笔,并且此类案件查处困难,查处概率低,如此高利润和低风险,不仅医院极易出现“内鬼”,一些商业机构也更加敢于铤而走险。
  
  应对暴利的最好方式,是监管给予对等“暴击”。对于盗取医疗数据的黑客和买卖医疗信息的机构,要真正“罚出痛感”,从而让潜在的不法分子觉得“不值得冒险”。对于泄露医疗信息的“内鬼”,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还要列入重点监管名单,禁止其接触敏感医疗信息,甚至将其开除出医疗队伍。此外,医院出现信息泄露事件,院长和相关科室主任等领导也要承担责任,只有从处罚到事变成处罚到人,方能大幅增强医疗机构强化信息保护的力度。
  
  除了加大打击力度之外,强化技术防护和实施全链条监管等举措同样必不可少。从患者挂号到病历归档,每个环节都得时常检视并封堵漏洞,比如医生查阅敏感信息资料要实名认证,数据传输要自动加密,信息不可复制和下载等。此外,更要盯紧第三方合作商,包装修电脑和安装软件的人员也要强化监管,避免他们暗中动手脚。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品在医疗系统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医疗隐私保护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打击贩卖医疗信息行为、封堵医疗信息漏洞,已越来越拖不得、等不起。只有加大打击力度,升级防控技术手段,方能进一步织密织牢医疗信息防护网,让民众不再受到医疗信息泄露带来的困扰。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海南省率先实现省级统筹区全国覆盖
男子车窗丢烟头 60万特斯拉报废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