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APP频频“越界”,隐私保护需把好三道关
加入时间:2025-04-0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祉瑶
 

  近日,社交APP因后台持续高频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引发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忧。事实上,公众对部分APP过度索取权限、频繁访问个人信息等行为的质疑声一直存在。面对“一划不到底”的隐私协议,用户往往匆匆点击同意,更为APP频频“越界”提供了空间。

  私密性很强的个人信息被频繁访问收集,难免会加大泄露风险,使用户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何况是短时间上万次的访问位置信息,更让人怀疑其必要性。平台方反复强调“尊重用户隐私”,也很难完全让人信服。

  不可否认的是,适度索取权限、收集信息可以使APP更精准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优化使用体验。但人们呼唤的,是“APP懂我”的舒适感,而非“APP太懂我”的恐惧感。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有效保护,需要监管部门、平台、用户三方共同面对,把好三道关。

  近年来,有关部门依据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行动,切实维护群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2022年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强化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的主体责任;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持续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2025年,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将联合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

  平台方要平衡好商业利益与用户隐私的边界。首先要合法合规,以“最小必要”原则收集实现核心功能所必需的个人信息;首次使用通过弹窗或隐私政策摘要清晰说明信息收集目的、范围及用途,重要条款醒目提示;追求透明化的信息流向,让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功能调用情况。还须注意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加密、定期开展漏洞排查、合规审计与内部培训等,从技术、管理等多维度构建起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作为用户,我们也要提高防范意识,主动管理权限,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采取不授权、限制授权、选择性授权等方式,最大程度保护隐私,避免让过度的信息采集有可乘之机。

  打开APP时不再有被窥视的隐忧,滑动屏幕时不担心隐私会泄露,人人都能在信息世界中保有知情、自主的权利,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未来。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节约资源公益广告
孔明灯吸入客机发动机 航班被迫延误
 
  “颜值经济”盛宴背后,当心消费陷阱
  这些诈骗短信,你能识破几个?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践行低碳生活,共享绿色家园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