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就是腐败
加入时间:2024-12-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黄帅
 

  12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作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国家监委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国家监委坚持完善惩戒机制、强化监督纠治、通报典型案例一体推进,赴13个省区市开展明察暗访,严查严纠“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公开通报32起案例。各级监察机关共叫停、责令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人民日报客户端12月23日)

  “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严重背离党和政府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对这类乱象的严格监管,及时惩戒、纠偏,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仅是党纪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做事的行为准则。现实中,某些干部对百姓的福祉漠不关心,却很在意自己能不能升官,能不能赚取所谓的“名声”。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动下,他们就会大搞“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有的官员透支地方财政,用各种看似“高大上”的建筑粉饰门面;有的官员不顾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不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大搞“盲目建设”……诸如此类的行为,无疑会给民众的利益与当地形象带来伤害。

  对此,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清醒地认识到:贪慕虚名、一味蛮干,本质上也是一种腐败。领导干部的每一次决策,都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深入调研,特别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民意。

  再者,有效的监督也是十分必要的。现实中,在一个单位里,并非无人意识到某些决策和方案不切实际,是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但他们无法及时、有效地提出意见。因为,某些单位的“一言堂”氛围浓厚,很难让人们畅所欲言。在本质上,这就是“关键少数”没有尽职尽责,缺乏大局观和责任意识,对基层问题也缺乏清晰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搞出“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

  因此,针对类似乱象,需要对“关键少数”进行有效监管。对此,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压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问题被曝光,后来被要求整改,都与网络舆情紧密相关。近期被通报的“息县人草大战”一事,信阳市副市长、息县县委书记等9人已被严肃处理,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警醒。

  说到底,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正确的权力观与政绩观,真正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在工作中审慎决策、踏实努力,才能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5日08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孔明灯吸入客机发动机 航班被迫延误
记者街头探假证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