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巧立名目“纪念古人”也是形式主义
加入时间:2024-06-25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p>&nbsp;&nbsp;&nbsp; 近年来,一些地方举办的“纪念古人”会议多次冲上热搜。这些“纪念会”打着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打造文旅IP旗号,纷纷选择从古人“下手”,兴师动众“纪念古人”,引发社会关注。(6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p><p>&nbsp;&nbsp;&nbsp; 比如,今年5月11日,中原某市举办了一场“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谈会”,有来自诸葛亮“出生地”“躬耕地”“长眠地”的“三省三地”学者共同参加。会议主题是“诸葛亮文化的内涵底蕴和时代价值”,旨在“宣扬和传承诸葛亮的奉献精神”。相关消息由媒体披露后,招致网络热议,被批巧立名目“纪念古人”。</p><p>&nbsp;&nbsp;&nbsp;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会议屡见报端。除诸葛亮外,刘备、曹操、张飞、关羽、司马懿等“三国”历史人物,在各地均举办过相关纪念大会,多次引发舆论关注。一些会议主题看似“高大上”,实际是肤浅解读历史文化,“为纪念而纪念”,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应有严肃性,网友称之“噱头纪念会”。</p><p>&nbsp;&nbsp;&nbsp; 事实上,除“三国”著名人物是纪念会“常客”外,有的地方不惜“挖地三尺”,将一些与属地“沾亲带故”的历史名人、古代文学作者、神话传说人物,搬上各种纪念会,连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人物也被“隆重纪念”,相关消息不时见诸各地媒体。这些“纪念会”,对历史人物解读明显牵强附会,且“炒冷饭”居多,文化和经济价值微乎其微。有的“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经不起网络“围观”而中途“夭折”,弄巧反拙,徒留笑柄。</p><p>&nbsp;&nbsp;&nbsp;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林林总总的“纪念古人”会议,一般有由官方或半官方机构主办,经费开支或由财政拨款保障,或由主办单位向企业拉赞助解决,或干脆由特定企业冠名出资负责。而一些“纪念会”名头很大、规模不小,但组织混乱、铺张浪费、账目不清,偏离学术研讨,涉嫌以纪念之名行吃喝玩乐之实,造成不良社会影响。</p><p>&nbsp;&nbsp;&nbsp;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难计其数的历史人物,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凝聚社会人心、提升地方形象的一种方式,地方适时举办“纪念古人”会议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活动应当主题突出、宁缺毋滥、规模适中、简朴办会,且不乏时代意义。现实中,有些主办单位好大喜功、互相攀比,不惜劳民伤财,只顾刷存在感,如此“纪念古人”,纯属巧立名目搞形象工程,是典型的形式主义。</p><p>&nbsp;&nbsp;&nbsp; 对此,有关部门不得不察。务必在办会审批、过程监管、杜绝浪费、会后评估等方面,完善机制、堵塞漏洞、从严把关,切忌“为纪念而纪念”,避免被夹带“私货”。否则,任由“噱头纪念会”泛滥,既是对先人不敬、有违办会初衷,也损害地方形象,得不偿失。</p><p></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垃圾“围城”之困如何突破?
环球时报:拙劣英语标识将被更正
 
  “分享”客户信息共同“致富”?违法!
  警惕“实习诈骗”陷阱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