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除“精致务虚”思想才能根除“形式主义” |
加入时间:2024-01-12 来源:本站 作者:jydcc |
|
|
|
|
参加某个部门的工作会议,拿到一份装整齐的发言材料,听了一场照本宣科式的交流汇报,被领导云里雾里的“正确废话”搞得昏昏欲睡、频频走神。不胜其烦之间,与会人员也都心有戚戚、纷纷吐槽:“越精致越空洞,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形式主义,败坏党风政风、毒害社会风气,是党和人民的大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不断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整治,形式主义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一些地方,形式主义不仅屡禁不止、屡治不息,而且还“按下葫芦浮起瓢”,在回潮反弹中披上新马甲,发生了隐形变异、花样翻新,极大挫伤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主动性。
当前,形式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精致务虚”,只讲数的精确、形的精美、势的浩大,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只看表面热闹不看实际效果。看上去非常精致完美,实质上虚多实少,喊口号的花架子多、抓落实的硬功夫少。就像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一样,让人感觉相当丝滑,却又感觉苦不堪言。
都说形式主义表象在基层,根子在上边,似乎说得很有道理。想想看,哪个领导干部讲起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不是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讲得头头是道?哪个领导干部讲起形式主义的危害,不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到人民利益、从全局工作到个人工作,讲得入木三分?然而,哪个领导做起来,又能够真正摆脱“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套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其实,形式主义回潮反弹也好,花样翻新也罢,也不是因为领导干部不知道形式主义的严重危害,而是因为更注重主观上的感受、形式上的精美、场面上的精致。
上级领导干部的主观认知和价值判断出了问题,基层形式主义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而当极度追求“精致化管理”时,各种考核、验收、检查、汇报就会像潮水般涌来,导致基层将“雕琢文本”当作最重要的环节。虽然工作任务完成草草、矛盾问题依然存在,却寄希望于在材料堆砌辞藻、报表严丝合缝、展板精美时尚、路线细致讲究等方面能够出新出彩。
形式主义的存在,犹如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其中,机关里笔杆子是最讨厌形式主义的,却又无形中成了可怜的“帮凶”。领导干部的学习体会、调研报告要捉刀代笔、反复推敲,领导的讲话稿、讲课稿、发言稿、汇报稿要精雕细琢、反复修改,领导的对照检查、相互批评材料既要辣味十足、又不能用力过猛……起早贪黑、近乎崩溃之间,满足了领导的需要,也成了“形式主义”的被动“帮凶”。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事实上,对于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大家早已目光如炬,而且深恶痛绝。设若领导干部都能够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读懂“精心、精细、精致”的实质内涵,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形式主义就没有滋生的土壤,就没有存在的市场。所以,纠治形式主义,关键在于领导,必须抓住这个“关键少数”。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