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驾考低价包过陷阱需合力填平
加入时间:2025-07-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琦
 

供图/视觉中国
  
  随着高考结束,不少高中毕业生选择在这个暑期学车考驾照。然而,媒体近日调查发现,各地驾校报名火热背后,暗藏着“低价引流”“包过承诺”等陷阱,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非常容易“踩坑”。
  
  暑期,是莘莘学子告别高中、迈向大学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许多人选择掌握驾驶技能、为未来出行增添便利的黄金时期。然而,在这股学车热潮中,一些驾校却以“低价包过”为诱饵,布下重重陷阱,让不少学员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深受其害。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严重破坏了驾培市场的健康秩序。
  
  “低价引流”实为层层加码的“连环套”。一些驾校以远低于市场平均价的费用吸引学员报名,看似诱人,实则暗藏玄机。从“考场模拟费”到“考试服务费”,再到“场地升级费”,各种名目的额外收费让学员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经济负担的泥潭。这种“低价入门,高价毕业”的模式,既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包过”承诺,不过是骗局或诱导的幌子。一些驾校利用学员急于求成、怕麻烦的心理,打着“包过”的旗号进行虚假宣传,甚至组织考试作弊。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考试秩序,损害了考试的公平性和权威性,还可能培养出技术不过关、安全意识淡薄的“马路杀手”,给社会交通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驾培市场的这些乱象,其根源在于市场竞争的激烈、违法成本的低廉以及维权取证的艰难。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驾校不惜铤而走险,以牺牲学员利益为代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此外,监管的相对滞后性和投诉机制不够完善,也让这些不法行为有了可乘之机,甚至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整治驾培市场乱象,刻不容缓。首先,要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严格审查驾校的资质条件,确保进入市场的驾校都具备基本的培训能力和服务质量。这不仅能够从源头上遏制乱象的发生,还能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驾校的培训活动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培训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教练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以及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行为。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驾校整改,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完善投诉举报机制也是关键一环。要畅通投诉渠道,鼓励学员和社会公众积极投诉、举报驾校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对投诉举报的线索要及时调查核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人,查证属实的依法依规对驾校和教练员进行处罚。
  
  最后,学员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驾校时,要仔细查看驾校的备案资质和经营范围,警惕远低于市场平均价的“超低价”和“××天拿证”等营销噱头。一旦发现驾校存在乱收费或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要及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北京青年报(2025年07月03日第A02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肖捷:依法推进节能工作高质量开展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第6集)
《节俭中国人》海选火热开启 “老抠”
 
  当心形式主义向屏幕蔓延
  理性看待情感消费 警惕“玄学智商税”
  谨防政务APP成形式主义“包袱”
  申领创业补贴莫让中介钻空子
 
  “有毒”的他们 “中毒”的我们
  整治违规吃喝 不能任性“了之”
  别碰 有毒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以举报代管理是懒政思维
  回怼民声背后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滥用“按有关规定办”是一种不作为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两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