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给“男性妇科病论文”开一剂复方药
加入时间:2025-05-0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张典标
 
  近日,一篇由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论文,因子宫肌瘤样本病例中出现男性患者而引发网络热议。有媒体梳理发现,此类“男性妇科病论文”现象并非个案,多家医学期刊上都曾出现过类似闹剧。
  
  那些漠视生活常识和基本医学原理的论文,能堂而皇之地登上学术期刊,成为黑色幽默,其“病灶”在于期刊审核防线的失守和论文背后的灰色产业链,也提醒相关单位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立体的评价机制,真正破除“唯论文”惯性。
  
  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类似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一般都要有几道“防线”。“男性宫颈癌患者”“男性高危产妇”之类“男性妇科病论文”,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读者常识,首先暴露的是学术期刊自身对专业性的忽视和冷漠。从编辑到审稿专家,再到版面的校检,如果众多环节中的任何一环,能够认真地看上一眼,类似论文也不可能冲破“免疫防线”。
  
  通过媒体盘点,不难发现:“男性妇科病论文”治而难除,也反映出“论文灰色产业链”这样的“合并感染”。据报道,有“论文中介”会与杂志社联系好,只要付钱,论文就一定能发,编辑也懒得认真审核……或许,也就是有这样的因,“男性妇科病论文”这样的果,才能摘掉一个,又长出一个。
  
  有需求就有市场,又是什么滋生出“论文灰色产业链”的市场空间呢?早在2021年多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科学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然而,现实中一些单位仍然执着于“唯论文”,让很多医护人员两难。把论文作为一个评价指标,自然有其参考价值,但加上“唯”或“硬”这样的限定,就难免会出现“手术刀不如论文”的逆向激励,继而滋生数据造假、“男性妇科病论文”“论文灰色产业链”等乱象。
  
  据最新报道,涉事医院网站已发布情况说明,对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作者进行了处理。但同时也再一次提醒:根治论文中“男性妇科病”这样的奇葩“病症”,需要开出一剂“复方药”,既要运用好更加规范的学术期刊用稿审核把关机制,让“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又要拿出有操作性、有建设性的执行办法,给类似医生这样“科研与实操”并重的职业以更加科学、精准、多元、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看论文,但却不能“唯论文”。
  
  关于医疗的话题,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科学研究的治学精神,更关系每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我们期待,当决定医护人员真正价值的考核,少些不合实际的“偏差”,多几分精准、科学,我们将看到更多医护人员轻装上阵、让更多心力和精力回归治病救人的纯粹。这既是对医护职业的尊重,也是对科研规律的敬畏,更是对生命至上的坚守。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新华每日电讯(2025年05月09日05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肖捷:依法推进节能工作高质量开展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两对斑鸠窗台筑巢 房主人两月未开窗
学雷锋永远不过时(融两会讲述)
 
  当心形式主义向屏幕蔓延
  理性看待情感消费 警惕“玄学智商税”
  谨防政务APP成形式主义“包袱”
  申领创业补贴莫让中介钻空子
 
  “有毒”的他们 “中毒”的我们
  整治违规吃喝 不能任性“了之”
  别碰 有毒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以举报代管理是懒政思维
  回怼民声背后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滥用“按有关规定办”是一种不作为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两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