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管理少些“撬锁开灯”歪招 |
加入时间:2025-02-08 来源:云南网 作者:曹灿辉 |
|
|
|
|
城市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从“管”字当头转向服务为先,从强制命令转向协商共治,管理的权力行使必须谨慎,不能越界。
“这不是通知你今天晚上要开着灯吗?你不开一会儿我们就过来给你切开……”这出自一段大同古城一家店铺的店长上传至网络的视频。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该店铺未按《古城亮化倡议书》要求彻夜亮灯,便遭到多名工作人员强行撬开店铺门锁开灯离去。2月5日,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回应称正在核查此事。2月7日,山西大同平城区古城街道再次回应致歉。
撬锁开灯看似是为了“美化城市”,实则是权力行使越界。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尊重个体权利的基础之上。撬锁进店开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商户负担,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还侵犯了店铺的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违背了最基本的法治精神。城市的美丽不能建立在对个体权利的践踏之上。
权力越界的背后,折射出当前城市治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顽疾,也是管理者“好心办坏事”和“简单粗暴”管理思维的体现。一些管理者习惯于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却忽视了管理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他们眼中,只要是为了“公共利益”,就可以不顾及个体的感受和权利。殊不知,这种越界的行为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发公众的反感和抵触,甚至破坏政府的公信力。
以亮灯之名撬锁,城市管理“歪招”该休矣。城市管理需要创新思维,需要智慧和温度,不是粗暴的越界行为。管理者要学会用更加灵活、人性化的方式去引导和规范个体行为。比如,可以深入了解商户需求,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劝说等方式达成共识,让商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而不是简单地采取强制手段。还可以采取柔性化措施,对确有困难的商户给予适当补贴,或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统一管理。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强制执行。
另外,权力的行使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管理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边界,不能因为所谓的“公共利益”就随意侵犯个体权利。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权力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一种越界的工具。
大同古城的“撬锁开灯”事件,虽只是一个小小的个案,但是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城市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从“管”字当头转向服务为先,从强制命令转向协商共治,管理的权力行使必须谨慎,不能越界。只有尊重个体权利,依法行使权力,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和谐与美丽,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