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
加入时间:2025-0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叶艺琳
 

八旬老人义务守墓二十载:守护中琉数百年友好记忆

  “唰唰…”清明期间,在没有琉球访客的福州市仓山区白泉庵东侧的琉球墓园内,80岁的陈丰如往常一般清扫榕树的落叶,静谧的墓园一时只能听见竹扫帚与青石板轻轻摩擦的声音。

  
80岁的守墓人陈丰在清扫落叶。叶艺琳/摄
  
  “琉球盂兰盆节主要在农历七月十五前后举行,和我们清明祭扫的时间不一样,这段时间很少有人来。”这座被红墙环绕的琉球墓园于1986年建成,安葬着9位清代琉球来华人士。陈丰随父亲参与了迁墓保护,如今,陈丰已义务守护这里20余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的父亲就帮助福建师范大学的徐恭生教授等人寻找琉球墓。2004年,父亲因保护墓园摔伤去世,我也就自然地接过了接力棒。”陈丰看着刻有“琉球国”字样的墓碑,诉说着自己为何还守着墓地的原因,“我就住在边上,到这就两分钟,管理起来比较方便”。
图为琉球墓园内一角。叶艺琳/摄
  
  漫步园内,龟甲形墓冢与青石墓碑保存完好,最早的墓碑可追溯至1718年的源河朝忠(琉球才库官向维藩)墓,“琉球国。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岁次戊戌,才库官源河亲云上向公讳维藩墓。子页求旬吉旦立。”碑文清晰记载着他的生平。
  
  福州是册封琉球的始发地,又是与琉球通商的核心口岸,在明清两代500多年间,大批琉球人来华,这些留居福州的琉球贡使、通事、留学生、船员、商人等琉球人在福州逝世后,大多直接在福州府购地安葬,因此形成了较为聚集的琉球墓葬群。
  
  “这里每年都会接待两三批琉球后裔或文化团体,他们烧香祭祀祖先,讲日本话。福建师范大学的教授也会带着学生过来看看。”当知道有访客前来时,陈丰总会提前到墓园清扫,并自备香烛供访客使用。
  
  2025年2月27日,日本《中国纪行》杂志社来到琉球墓园寻迹中琉两地渊源时,《中国纪行》杂志总编辑川田大介向其表示,“您守护的不仅是墓园,更是中琉数百年友好的记忆”。
  
80岁的守墓人陈丰在清理落叶。叶艺琳/摄
  
  “琉球墓园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但是陈丰老伯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了,非常值得人敬佩。”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赖正维与陈丰交情颇深,在她看来,陈丰作为当代守墓人,他的坚守是纯粹的奉献。
  
  对于自己接下来的打算,陈丰的态度很质朴,“尽我的能力,能做到哪就做到哪。”近年来,福州市仓山区多次开展琉球墓群环境整治及零星修缮工作。2024年,福州市文物局牵头完成了琉球墓群保护修缮工作,墓冢、围墙焕然一新。
  
  这片不足3000平方米的土地,承载的不仅是九座墓冢,更是一段绵延数百年的文明对话。在守墓人陈丰的扫帚声中,墓园继续静默地向世人诉说着福州与琉球那段跨越时空的友好故事。
  
  中新网福州4月5日电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推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取得新突破
 
5·31:小朋友上街头用棒棒糖换烟劝
“一瓶水的温暖,一座城的关爱”世界水
 
  【图说】套路
  移民无捷径,警惕“躺平”圈套
  别上“云养经济”的当
  “先用后付”真的香?这些法律风险要注意
 
  坚守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同查同治
  一笔勾销
  明确禁止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