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出租出借银行卡隐患不小
加入时间:2025-04-2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诗阳
 

  有人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出借他人,却沦为犯罪团伙“跑分”洗钱的工具人。这暴露出一些人对出租出借银行卡、电话卡的风险认知严重不足。

  出租出借的银行卡、电话卡,多被用于为诈骗、走私、非法集资等犯罪流转资金,是犯罪分子销赃变现、逃避侦查的一环,危害性不可小视。根据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还有可能构成“帮信罪”,面临拘役、罚款等处罚。

  出租出借行为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是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对“帮信罪”缺乏认知,误以为未直接参与诈骗就无需担责。他们把出租卡看作无本得利的“兼职”“投资”,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其违法本质;另一方面,诈骗团伙的骗术不断升级,用“刷流水”等话术包装非法行为,又或把赃款伪装成合法资金,降低参与者的防备心理。

  随着“断卡”行动的推进和实名制的落实,犯罪分子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被有效阻断,他们又把目标锁定在老年人、在校学生等群体身上。针对这一情况,应强化法律宣传,特别是针对易受害群体定向开展普法教育,阐明相关行为的违法性、危害性,破除认知误区。社区设立“反诈驿站”提供法律咨询和防范指导;金融机构、电信部门应对开卡用户的法律责任作出提示;畅通反映渠道,对提供违法犯罪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由于相关犯罪活动隐蔽性强,还应升级技术防控手段,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利用好大数据等技术,精准识别有异常行为的银行卡,及时冻结可疑账户并上报,阻断犯罪渠道。互联网平台要清理“兼职跑分”“收卡”等诱导性广告,屏蔽涉诈关键词,前置处置各类违法违规信息,减少犯罪信息的传播。

  无论是出于贪图“好处费”,还是“举手之劳”的帮忙行为,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犯罪分子的手法还在不断升级,购买黄金、直播打赏、加油卡充值等新型洗钱方式层出不穷。人人都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等,谨防沦为犯罪“帮凶”。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縭妪绔忙形丏主孉傘仚主I"画像"
我在,就不让文物受损
 
  【图说】“陷阱”
  防范保健品诈骗卷土重来
  莫让“趁节欺客”给消费者添堵
  直播购物不该“杀熟”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警惕“保健品”诈骗
  【漫画】不“值”
  抵制乱摆酒席 提倡节俭适度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快递暂行条例​*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