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包装可以“锦上添花”,但切勿“喧宾夺主”
加入时间:2025-04-14  来源:红网  作者:谭欣
 

  近日,消费者张先生反映,他在来伊份(华联虹桥店)购买了七包“计量称重”的黑巧克力,然而通过电子秤测量后却发现,包装重量竟占了巧克力总重量的13.6%。张先生认为来伊份售卖的巧克力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并据此向法院起诉上海来伊份食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要求赔偿500元。(4月3日澎湃新闻)

  花钱买产品,却被过度包装“蒙蔽”。一些商家在生产商品时,将包装设计当作更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比如让水果和饼干住进“单间”,用绘画、字符掩盖商品的“真实数量”,借助远超内装物容量的外壳营造产品“量足”的假象。于是,带着“精美又厚实”包装的产品流向消费者,价格也水涨船高。然而,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这类华而不实的包装既没有增加产品本身的实际含量,也没有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他们却要为此支付更高售价。

  与以往的“陷阱”相比,“包装陷阱”不仅让消费者承受包装体积与实物比例严重失调、价格与使用价值不相匹配带来的经济损失,还增添了处理多余包装垃圾的烦恼。于是,人们一边心疼多花的钱,一边对扔掉的多余包装感到可惜。在倡导节约的背景下,这种过度包装行为无疑与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尽管我国已出台相关法律条规,明确规定了商品包装的标准和要求,但过度包装现象依然存在。

  此外,在社交平台上,“不必要的包装”“包装陷阱”等话题频繁引发网友讨论。然而,这样的热度和流量仅停留在公众对类似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层面,鲜有商家予以回应。

  要想切实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沟通是关键。商家应多与消费者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一件商品要想真正获得消费者认可,让他们愿意主动买单,商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核心要素,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首要考量的。精美的包装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切不可“喧宾夺主”。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推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取得新突破
 
广州:绿色健康车站 候车能健身还能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图说】套路
  移民无捷径,警惕“躺平”圈套
  别上“云养经济”的当
  “先用后付”真的香?这些法律风险要注意
 
  坚守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同查同治
  一笔勾销
  明确禁止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