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不处理乱拍板人,折腾店铺招牌的歪风不会停
加入时间:2025-04-12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不处理乱拍板的人,折腾店铺招牌的歪风就永不会停

  三河蜜雪冰城的招牌又改回红色了!4月10日,备受争议的禁用“红蓝黑”招牌的河北廊坊三河市被曝有商户开始改回原招牌配色,此前一家被改为绿色招牌的蜜雪冰城商铺恢复红色,但也有商户表示还没接到通知说可以改色,“要是接到通知说能改过来,我肯定会改的。”
  
  一通折腾,何苦来哉?围着几块店铺招牌较劲,几天下来,除增加了一堆建筑装饰废弃物,还留下了什么?说起来,到现在都没有等到的那份传说中要求店铺招牌禁用“红蓝黑”文件,即使要发可能也得大改了。问题是,几天前禁用“红蓝黑”没有文件,几天后允许改回原配色也没有通知,还是会给商户带来不少麻烦,让很多人在这几天进退失据。
  
  南都报道显示,2024年10月,三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对于广告牌匾设计,确实明示要求颜色设置上遵循“色浅、淡雅、明快、协调”的原则,并以列举方式对牌匾底色给出浅咖色、浅灰色、玫瑰金等几个具体指引,且明确要求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姑且不论这份已经足够详尽的所谓“导则”立法层面的强制力如何,即便按照上述导则,对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与其他普通店铺做区别对待,本身就有合法性及合理性的严重瑕疵。
  
  备受瞩目的连锁品牌蜜雪冰城在前几天照样得反复改色,不仅如此,连当地一家医院外墙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迫刷成绿色。而刚发布几个月的一份地方性规范,就出现自行加码的情况,以口头要求的形式明令禁用黑色。市场主体被粗暴要求店铺招牌改色,是该反躬自省企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大,还是得不停紧跟朝令夕改的各种口头要求?有的店铺在拖时间,这回看来是拖对了,但难保下次不会触了霉头。
  
  城市设计规划不是过家家,店铺招牌能用什么颜色,不能用什么颜色,总被这么颐指气使地改来改去会给公众非常不好的观感体验,这种事情不杜绝,还谈什么营商环境?
  
  既然已经开始允许商户改回原配色,首先需要谈一个具体的诉求,那就是几天折腾导致的商铺经济损失,是否应该得到必要的赔偿,以及由谁来赔偿?《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存在侵犯公民财产权、造成财产损害情形,被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相关责任人应被追究行政乃至刑事法律责任。
  
  到现在都还没有出台的那份神奇的文件,究竟是基于怎样的行政管理路径得以被提前执行,甚至罔顾自家刚出台的规范导则,擅自加码、随意发号施令,不仅有损政府公信,而且已经涉嫌权力滥用,不能也不该轻描淡写地就这么蒙混过关。店铺招牌可以一夜间改成“丧葬风”,也可以一夜间再改回来,但背后涉及的权力妄为却不能再被轻纵。过去一段时间,也有不少地方政府动辄折腾店铺招牌,在引发舆论热议后,要么表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要么干脆一言不发,这就是导致“丧葬风”招牌阴魂不散、总是死灰复燃的根本原因。
  
  不客气地说,没有人为“丧葬风”招牌的权力妄为真刀真枪地负责、真金白银地赔偿,就很难给后来者一点有分量的前车之鉴。追责追偿“丧葬风”招牌决策的拍板者,是建设政府法治、杜绝权力滥用、优化地方施政的一个开始。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推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取得新突破
 
勤俭节约微电影
人民战“疫”特别直播节目 3月10日
 
  【图说】套路
  移民无捷径,警惕“躺平”圈套
  别上“云养经济”的当
  “先用后付”真的香?这些法律风险要注意
 
  坚守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同查同治
  一笔勾销
  明确禁止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