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老年大学”岂能成为“坑老大学”
加入时间:2025-02-14  来源:大河网  作者:郭元鹏
 
  “一开始说是免费体验,结果很快就开始卖课了,各种话术诱导你买。”今年72岁的李玲在“老年大学”上了几节课后深感自己“掉进了一个连环套,钱花了不少,但什么也没学到”。李玲从广东省某国有企业退休后一直在家颐养天年,前不久听说家附近新开了一所“老年大学”,有免费书法体验课,便报名参加。没想到上了几节课后,老师便一个劲地推销书法课程。购课后体验感不佳的李玲经打听发现,其并非政府办学,而是一家民办老年教育机构。
  
  调查发现,一些不良商家盯上了老年教育这块“香饽饽”,以“办老年大学”为幌子,打着“免费体验”“名师授课”的旗号,将推销课程包装成“学习机会”,诱导老年人掏钱购买高价课程,赚取高额利润,导致一些老年人掉入消费陷阱。甚至更严重的是,一些带引号的老年大学,还诱导老人搞网络贷款,让不少老人陷入泥泞之中。
  
  真正的老年大学,是政府创办的,其唯一的宗旨是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场所。而报道里提及的所谓老年大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大学,而是老年教育机构,是商业性质的,他们往往以“免费体验”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的老年大学。这些商家在初期提供一些免费的课程或活动,让老年人产生信任感,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推销高价课程,甚至是推销各种商品。
  
  以坑老为目的的“老年大学”为什么能钻了空子?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社交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受到这一群体的青睐。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2000多万人,但只能满足8%左右有需求的中老年人。供不应求,让所谓的民办老年大学、教培机构“活”了起来,市场上掀起了一波老年教育加盟潮流。
  
  这种打了引号的老年大学,是钻了需求的空子,钻了市场的空子,钻了老人的钱好骗的空子。一方面,这与社会监管不力有关。一些地方在发展老年教育的过程中,对市场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不良商家得以钻空子。另一方面,这也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关。许多老年人退休后渴望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而一些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一需求,以老年大学为幌子进行诈骗。这些带引号的老年大学不仅坑害了老年人,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不能让“老年大学”成为“坑老大学”。面对老年大学的野蛮生长,监管部门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方面需要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关,一方面要将不守规矩的骗子机构一网打尽。诱骗老人钱财的“老年大学”是时候“关门谢客”了。
  
  (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推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取得新突破
 
北京:“无人驾驶”地铁来了!有啥不一
南宁共享“小黄车”遭遇“满月劫”
 
  【图说】套路
  移民无捷径,警惕“躺平”圈套
  别上“云养经济”的当
  “先用后付”真的香?这些法律风险要注意
 
  坚守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同查同治
  一笔勾销
  明确禁止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