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长春一些小区“僵尸”非机动车难处理
加入时间:2025-02-24  来源:城市晚报  作者:刘佳雪
 

长春一些小区遇难题!“僵尸”非机动车难处理!

  占用充电位长期无人维护
  
  老化的电池隐患重重……
  
  物业:小区“僵尸”非机动车何去何从
  
  陷入两难
  
  “充电位本来就少,却被一些废旧车长期占据着,想正常充电的可怎么办?”看着占据车棚深处充电位的几辆“僵尸”非机动车,平时骑电动自行车通勤的市民陈先生头疼不已。


车棚内停放着很多车况较差的“僵尸车”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情况在长春各小区较为普遍。积满灰尘、车身破损的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因无人使用、长期停放、疏于管理,变成了“僵尸车”,不仅影响小区环境、占用停车空间和充电位,还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面对这些“僵尸车”,小区物业人员也陷入两难:因为没有执法权和政策支持,贸然清理会被车主投诉,不清理又会被其他业主投诉。
  
  目前,对“僵尸”非机动车问题,还没有专门法律法规,这也导致治理过程面临不少困难。市民呼吁,尽快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性文件,明确指导这类车辆的认定和处理办法,让治理行为有据可依。
  
  现象>>
  
  老旧小区“僵尸”非机动车
  
  问题凸显
  
  “僵尸”非机动车,是指占用公共资源、长期不挪动不使用的二轮电动车、自行车。
  
  “小区充电车棚很少用得上,都被‘僵尸车’给围堵霸占了……”长春市民魏晟住的小区路面狭窄,近几年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多,可总是有那么几辆积灰、破损的电动自行车牢牢占据着本就稀缺的充电位,使得停车和充电都非常不便,引发很多骑车居民的不满。


不少小区都存在着“僵尸”非机动车

  和魏晟反映的情况类似,市民王女士经营着一个小超市,去年年初有两台电动车停在门前角落,起初没在意,如今一年多了没挪走,还增加了3台电动车,这些车风吹雨打已经锈迹斑斑,却无人认领。
  
  调查>>
  
  “僵尸车”降低充电棚利用率
  
  却难处理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居民小区都停放着一些“僵尸”非机动车。小区集中充电棚利用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充电口被长期不用的“僵尸车”和杂物所占据。从外观上看,这些车车况较差,有的盖着篷布,有的锈迹斑斑,有的轮胎干瘪,明显是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一些车的车筐里还堆满了纸板、塑料等垃圾,一旦有人随手扔烟头极易引发火灾。


“僵尸车”降低了充电棚利用率 本组图片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摄

  “小区里的道路本来就窄,这些破车常年停放在小区道路旁,每天开车上下班都小心翼翼的,非常不方便。”居民陈先生说。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也反映,“僵尸车”也给小区卫生造成困扰:“车子停在路上常年不换地,清雪、打扫卫生也不方便,马上春天了,很容易滋生蚊蝇、蟑螂。”
  
  聊起长期霸占充电位却难清理的“僵尸”电动车,居民孙先生忧心地说,自行车还好些,最令居民和物业人员担心的是,“僵尸”电动车的电瓶如果长期无人维护,可能会发生自燃、自爆,已然成为新的安全隐患。
  
  为消除隐患,有部分物业公司尝试对“僵尸”电动自行车实行年度清理。每到年初张贴通知,要求车主在一两周时间内认领。超过规定时间,就联系第三方回收处置这些“僵尸”电动自行车。
  
  但这种清理方式引发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小区居民认为清理不合法,常有清理过后居民主张对被清理电动自行车物权的情况,造成很大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清理没有统一程序和操作指引,各个小区清理过程没有依据,常态化清理比较困难。
  
  车主>>
  
  处置“僵尸”电动自行车
  
  缺乏正规渠道
  
  这些外观完整的电动自行车,为何宁愿闲置在车棚,也不变卖呢?
  
  一位物业管理员说,很大一部分“僵尸”电动自行车是在被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辆出现状况车主不愿再使用,同时又没有正规渠道回收,长期停放且不使用而形成。
  
  据了解,目前虽然在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加强了管理,但在回收环节还存在不足。一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的回收渠道,车主不知道该将废旧电动自行车送往何处回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废旧电动自行车的回收价格普遍较低,一辆废旧电动自行车的回收价格仅为几十元至一百多元不等,很多车主觉得不划算,宁愿将车辆闲置也不愿意送去回收。
  
  车主小赵的二轮电动车弃小区二年了,物业一直催,他却未处置。“之前在长春送外卖,后来回老家上班了,想变卖处置,但回收价格很低,要提供购买证书、票据,还要雇货车运送指定地点,一番折腾,估计我要倒搭几十块。”小赵说,他授权物业处置,但物业担心私人财物日后易发生纠纷,因此还是劝说本人处置。
  
  探索>>
  
  部分物业开展
  
  废旧自行车置换活动
  
  尽管处置“僵尸”非机动车面临两难局面,在长春,还是有部分小区和基层管理者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有的小区每年都会开展废旧自行车兑换活动,居民可以将家中不用的“僵尸车”兑换为物业发放的钥匙链、卫生纸、洗衣液等。也有小区物业从管理入手,对充电车棚采取收费方式,保证入库车辆可管可控。还有基层工作人员表示,想结合今年国家大力推行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建议将电动自行车也纳入换新范围,推动老百姓将“僵尸车”换成新车。
  
  建议>>
  
  尽快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文件
  
  “目前探索出的办法基本都针对单个小区,要长效治理,更需要‘上下联动’,通过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让基层治理有据可依。”受访的物业和社区人员表示,在“僵尸”电动自行车的处理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记者梳理发现,我国目前没有非机动车强制报废的规定,“僵尸”非机动车也没有具体的法律定义。由于非机动车价格相对低,车辆折旧后“想丢就丢”的情况普遍。而规章制度的空白,也让“僵尸”非机动车一直“僵”在那儿。
  
  2024年11月,长春市物业服务行业协会曾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倡议书》,其中提出:“加强停放管理,劝阻业主不得占用充电场所停放。科学合理划定集中停放区域,与住宅楼宇间隔安全距离,组织居民有序集中停放。”然而,对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回收报废问题仍缺乏详细的配套细则。
  
  “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标准和流程,提升车主主动报废的积极性,对违反法规、不主动强制报废的行为予以处罚,督促车主主动报废废旧车辆。”记者采访法律界人士表示,多部门联动制定和完善更精细化的法规政策,让“僵尸”非机动车的认定和处置程序及流程更加明确,使基层治理有理有据。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推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取得新突破
 
温岭:绿色殡葬 29位逝者骨灰撒入温
中纪委:3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
 
  【图说】套路
  移民无捷径,警惕“躺平”圈套
  别上“云养经济”的当
  “先用后付”真的香?这些法律风险要注意
 
  坚守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同查同治
  一笔勾销
  明确禁止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