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警惕直播拆盲盒围猎未成年人
加入时间:2025-06-1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杨玉龙
 

  为了诱导孩子消费,直播间的主播都有一套相似的话术。例如,用言语制造稀缺感,是直播的第一步;当孩子们进入直播间下单、屡次拆卡不中时,主播就会暗示福利在后面。事实上,在直播间购买了主播承诺必含高稀有卡牌的所谓“福利包”,很可能开出的全是普通卡。

  深夜11点,某直播间弹幕飞滚:“求求了让我欧皇(意为运气特别好)一次吧!”“吹口仙气再开一包”……弹幕之下,“已下单”提示闪烁不停。如今,网上直播间已经从卖盲盒变为拆盲盒,并且将未成年人当作重要的消费群体。同时,主播还利用精心设计的玩法和话术,引诱未成年人沉迷其中。(据6月16日《北京晚报》报道)

  据悉,时髦玩具、毛绒公仔、便签、签字笔……直播间拆盲盒的对象从卡牌、文具到潮玩,几乎都是孩子们热衷的商品,时下热卖什么就拆什么,孩子们追捧什么就拆什么。看直播拆盲盒,有的孩子甚至花掉七八千元。不少小朋友直言,就喜欢直播间现拆的刺激感。

  直播拆盲盒本质上就是饥饿营销。借助媒体报道来看,为了诱导孩子们消费,直播间的主播都有一套相似的话术。例如,用言语制造稀缺感,是直播的第一步;当孩子们进入直播间下单、屡次拆卡不中时,主播就会暗示福利在后面。事实上,在直播间购买了主播承诺必含高稀有卡牌的所谓“福利包”,很可能开出的全是普通卡。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在《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中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须依法取得监护人同意,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沉迷。但是,有的直播间对未成年人购买盲盒的审核机制形同虚设,如虽有“未成年人禁止购买”标识,但在实际销售环节,商家并未核验购买者的年龄。

  直播拆盲盒围猎未成年人的现象亟待引起重视。一方面,平台应尽到监管责任。依据《电子商务法》,平台须履行审核义务(核验商家资质、商品合法性)和监管义务(处理投诉、抽检商品)。互联网平台可通过设置账号注册最低年龄限制、实施内容分级管理等措施强化源头管控,既规范直播行为又规避未成年人被不良直播内容所伤。另一方面,家长须尽到监护责任。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沉迷盲盒之类的买卡拆卡行为。通过相关判例来看,有的未成年人擅自使用亲友手机在直播间下单,监护人并不知情,但发现后仍疏于管教,致使损失进一步扩大,故监护人应承担监护不力的过错责任。所以,家长监护责任不容缺失,应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对明显带有赌博性质的直播互动进行严厉打击,净化网络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直播开盲盒如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涉嫌违反网络直播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依法维权。而商家的拒不发货行为则涉嫌构成销售欺诈,消费者同样可依法要求商家兑现发货或者按照消费者支付的抽奖金额承担3倍赔偿责任。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肖捷:依法推进节能工作高质量开展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再有钱也不要浪费食物
中纪委:今年通报扶贫领域问题325起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别落入“黑卡”陷阱
  “内部渠道”买演出门票,当心被骗钱
  警惕“馅饼”变“陷阱”
 
  让理论宣传从“天边”走近身边​
  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
  严惩学历学位诈骗
  以俭养德 光照后人
 
  以举报代管理是懒政思维
  回怼民声背后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滥用“按有关规定办”是一种不作为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农村公路条例​*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两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