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发工资不让干活是一种新型诈骗
加入时间:2025-06-10  来源:京报网  
 

  老李找到一份清洁工零活,1天12小时管一顿饭,工资130元。抵达要清扫的公园后,两名自称中介的人却说园方不许拍照,要上交手机。几人收好手机离开,没分配工作也没留下工具。除了中午吃了一顿送来的盒饭,整整一天他和工友们在公园里没有任何活儿可干。晚上8点,他们拿到工资和手机,却发现手机号全部停机。警方调查发现,其中36个手机号码在12小时内打了7000多通诈骗电话。

  类似的诈骗手段也发生在群演兼职群中。自称剧组工作人员的男子以有知名明星、导演需要保密为由,收走群演的手机,手机被送回后也已停机……

  民警介绍,境外的嫌疑人通过即时通信的语音跟一个手机设备产生通话,同时他盗用的这些手机号插在另外一个手机上,指挥境内人员去拨打这些事主的电话。两个电话都通了之后,通过免提实际上是境外跟手机卡对端的事主产生了一个通话,形成了一个简易的转接方式。

  当两部手机同时开启免提通话功能时,身在境外的诈骗人员用即时语音通信工具向其中一部手机打去电话,诈骗分子的声音就可以实时传递到另一部手机里,接收声音的这部手机,则负责给潜在的诈骗对象拨打电话,手机里面插的就是从受害人手机里拔取的手机卡。接到电话的人,如果看到手机上显示的来电号码为国内号码时,往往会放松警惕。因此这些被骗来的手机卡,在整个的诈骗流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民警提醒,如有招募者收取个人手机、个人财物,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的一些证件,一定要提高警惕,很有可能这些证件或者手机卡就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如果被收取之后发现个人信息有泄露,或者是个人的手机有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去报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肖捷:依法推进节能工作高质量开展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郴州:男童长期玩手机致患“歪脖子”
广州:绿色健康车站 候车能健身还能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别落入“黑卡”陷阱
  “内部渠道”买演出门票,当心被骗钱
  警惕“馅饼”变“陷阱”
 
  让理论宣传从“天边”走近身边​
  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
  严惩学历学位诈骗
  以俭养德 光照后人
 
  以举报代管理是懒政思维
  回怼民声背后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滥用“按有关规定办”是一种不作为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农村公路条例​*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两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