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AI赋能传媒业需警惕“伪超越”
加入时间:2025-04-14  来源:红网  作者:孙艺卓
 
  近期,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从印刷术的“文字祛魅”到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技术往往被视为传媒业发展的“催化剂”,拥抱新技术也被视作追求进步的象征。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人类曾引以为傲的“思考”能力,使得AI主播、AI记者、AI报纸等传媒新样态应运而生。
  
  法国的哲学家帕斯卡曾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当“思考”被一行行代码迅速“生成”,传媒业者是否将沦为脆弱的“苇草”?技术中性论的表象下,是否是从业者用“赋能”之名行“卸责”之实的职业伦理滑坡?
  
  在AI技术的浪潮中“冲浪”,传媒业应保持审慎,认识到技术难以触及人性的幽微,以崇高的职业使命感抵御技术的平庸之“恶”,实现传媒业的自我超越。
  
  效率即进步吗?传媒业者需警惕在效率崇拜下,“思考肌肉”的技术性萎缩。这并非仅仅源于传媒业者的惰性,也是对新技术的盲目崇拜以及对职业行为后果的漠视所致。AI记者真的能进一步发问吗?机器提问套路和新闻文本的模板除了对记者的浅层模仿,能挖掘到人们真正想知道的核心事实吗?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剥离表象,直达问题的根源才是传媒业者解决复杂问题、避免经验主义陷阱的唯一选择。当技术将新闻生产简化为“输入-输出”的管道作业时,从业者便会成为“不思考的齿轮”,在技术拜物教中放任专业判断力系统性退化。
  
  零失误是超越吗?警惕算法对传媒业道德坐标系的重构,坚守传媒伦理的标尺。美籍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曾言:“ChatGPT是万维网上所有文本的模糊图像”,新闻本质上是一种写作,是记者对事实材料的理解整合与呈现,而“以一份模糊的非原创作品作为起点,并不是创作原创作品的好办法”。AI主播“零失误”成为新闻,这意味着衡量传媒业的标尺正在让位于可量化的机器语言。倘若出现错误是否会归咎于“系统容错率不足”,实则规避编导团队的失当?用技术缺陷掩盖伦理缺陷的卸责机制,恰是新闻自动化生产中的“平庸之恶”。
  
  影响传媒业的并不仅仅是新的技术,更包括思考的主体性与深刻性。深度思考的背后是情感,朴素的情感是传媒的动力。新闻实践是将情感、理性及公共领域串联起来的“善”的事业。正如李普曼曾经说过的:“新闻就像是黑暗里的探照灯。”这种照亮不仅是事实的投射,更是人性的映照,追求进步的传媒业一定要警惕技术带来的是否只是一种“超越的幻觉”。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李强: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
  习近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推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取得新突破
 
网购的评价靠谱吗
美国给萝卜自动化去皮,网友:太浪费了
 
  【图说】套路
  移民无捷径,警惕“躺平”圈套
  别上“云养经济”的当
  “先用后付”真的香?这些法律风险要注意
 
  坚守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同查同治
  一笔勾销
  明确禁止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禁令”荒唐的背后是能力不足
  商户牌匾“颜色禁令”是任性“官威”
  老年人沉迷网购是情感缺失表现
 
  两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