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理性看待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加入时间:2024-09-1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董玉整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必将对全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培养使用,对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p><p>&nbsp;&nbsp;&nbsp;&nbsp;&nbsp;<strong>&nbsp;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strong></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何处理好创造社会财富和分享社会财富的辩证关系,制定和实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合理退休制度,是引领社会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从历史上看,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社会改革,其实一直都在进行。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始实行离退休制度。1978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规定,我国职工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我国职工退休年龄的基本制度安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人才结构的变化,退休制度也在逐渐改革。1983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延长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经严格审查批准,可将退休年龄延长一至五年。2015年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五十五周岁时自愿退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制机制改革正在全面进行、全面深化,进一步深化退休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p><p><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更加尊重生命发展规律</strong></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何时实施退休,其基本依据主要是人均预期寿命的长度和整体健康水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人均预期寿命来看,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23年的78.6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就提高了10岁以上,平均每年提高0.25岁以上。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展望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人口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来看,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8年增加到2010年的9.7年,再增加到2023年的11.1年。以女性博士为例,她们毕业可能接近30岁了,如果55岁退休,工作年限只有25年左右,相对于女性80岁以上的预期寿命而言,工作年限只有预期寿命的三分之一左右,显然会限制她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由此可见,深化退休制度改革,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尊重和顺应生命发展规律、彰显生命社会价值的必然举措。</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trong>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strong></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日益明显,我们要正确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时代人口发展新常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4年,全国出生人口2721万人,今年60岁,当年总人口刚刚超过7个亿。1969年,全国出生人口2690万人,今年55岁,当年总人口刚刚超过8个亿。1974年,全国出生人口2226万,今年50岁,当年总人口刚刚超过9个亿。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当年总人口14.1亿人。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0年占总人口的10.33%,2010年占13.26%,2020年占18.70%,2023年上升到21.1%,老年人口达到29697万人。专家预测,2030年到2035年期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会超过4个亿,老龄化水平会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社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是身体健康、有能力、有技能的人,如果适当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激发“老年人口红利”,延长他们生命周期中用来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性时长,降低社会老年抚养比,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可见,为了更好应对少子化、老龄化,更好地发挥退休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少儿和老年人的民生福祉,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退休制度改革,适当延迟法定退休年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对青年就业的影响总体平缓</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从2013年开始减少,劳动力供给规模从2017年开始下降。相较2022年,2023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1075万人,比当年出生人口的902万人还多出了173万人。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要解决这些现实矛盾,完成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的战略任务,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切实可行、意义重大的改革举措,就是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新的退休制度,让那些“年轻的老人”、素质优良的老人、有继续工作意愿的老人继续工作一段时间,老有所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均期望寿命都较长,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加重和劳动力人口不足的问题,他们在采取相对开放的移民政策的同时,也在不断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统计年龄口径是15—64岁,65岁及以上才是老年人口,退休年龄大多在65岁以后。日本是世界上人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达到84.1岁,其中女性达到87.14岁,排世界第一。日本颁布《老年人雇用安定法》,把鼓励退休年龄提升到了70岁。美国正渐进式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升至67岁。英国现行退休年龄是66岁,计划在2026年至2028年间将退休年龄提升到67岁。</p><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人担心,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这种担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渐进实施的过程,以较小的幅度推进,且退休人员腾退的岗位与青年就业所需要的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差异,改革对青年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是平缓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 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表面上看只是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延迟三五年而已,但实际上涉及退休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薪酬制度、就业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稳妥有序推进。既要有战略思维,运筹帷幄,把握跟踪经济社会和人的生命的发展规律,又要有底线思维,抓细抓实,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p><p>&nbsp;&nbsp;&nbsp;&nbsp;&nbsp;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不得也急不得,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应以平常心,理性看待这一渐进式社会改革发展过程。</p><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系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p><p></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肖捷:依法推进节能工作高质量开展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
 
郴州:男童长期玩手机致患“歪脖子”
河不再像条河,河道“惨不忍睹”
 
  警惕“病态建筑”造成健康风险
  “外包式落实”,警惕公共责任在“购买”中
  演唱会一票难求?别被“内部渠道、内部票”
  @青少年,暑期请警惕这些电诈陷阱
 
  漫说|莫让“四风”迷双眼
  让理论宣传从“天边”走近身边​
  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
  严惩学历学位诈骗
 
  以举报代管理是懒政思维
  回怼民声背后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滥用“按有关规定办”是一种不作为
  解说变戏说?乱象背后是需求之渴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
  农村公路条例​*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