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车日 精养护 绿色出行 |
加入时间:2021-09-21 来源:节约网 作者:刘洪一 |
|
|
据公安部统计,截止2021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亿辆,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微型载客汽车(即“私家车”)达2.33亿辆。
私家车快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极大地提升了改革开发带给人的幸福感。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特别是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显示,“移动污染源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管理年报》强调,“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汽油车CO(一氧化碳)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HC(碳化合物)超过70%”。
统筹“油、路、车、企”,提升移动源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势在必行。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推行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推动车用燃料清洁化,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增强人民群众享有蓝天白云幸福感,已成为摆在全社会,事关你我他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笔者认为,一年一度的“无车日”活动,其本质,是唤醒人们反思如何更节约,更有好地保护生存环境的群体艺术行为。其目的,是传达一种低碳、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起全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其境界,不是让城市告别汽车,而是借助这一“群体行为艺术”,提升整个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警惕,敦促人、车、自然在自律意识的作用下更加和谐相处。
在燃油车还不能快速完全退出市场的状态下。选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现实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减少商务车、私家车不必要出行尤为重要。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无车日”只能是起到一种宣传与示范作用,只是一种对绿色出行的向往和追求。私家车作为出行工具,不是摆设物件。购置汽车长期不用,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从而也丧失了汽车作为一种便行交通工具的存在意义。
笔者认为,汽车维修行业,作为实现汽车绿色制造、车主绿色出行两端的中间,实现汽车绿色维修,有着桥梁与纽带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降低移动污染源的关键所在。强化汽车维修行业的绿色发展,更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国家层面上讲,建设一支汽车维修行业的“大国工匠”队伍,建立汽车行业的“绿色维修”示范基地,推动全社会汽车维修行业的提质升级势在必行。
从汽修行业上看,全面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做良心企业,改变汽车维修过度保养、小病大修、配件只换不修等惯性思维,强化行业监督与自律管理。
从驾车人看,提升驾驶技能、把握良好驾驶习惯,不开带病车,注重爱车日常保养,是践行绿色出行的基本素养。
作为汽车维修行业的一员,在创业办店的实践中,我深感感到倡导与实现汽车绿色养护,是车主的渴望与祈盼,是汽车维修人推动“强动力、降油耗、减排放、保安全”良性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社会责任所在,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筑建美丽中国的的时代要求。
倡导绿色出行,构建汽车维修业绿色市场,从每一个维修厂家做起,从每一个修车人做起,让我们的爱车增绿色,少污染;强动力,减排放;远续航,降油耗不再是梦。
作者系吉林省汽车维修业首席技师、吉林省艺霖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技师
|
(责任编辑:南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