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班,光盘。”开学以来,南浔镇三长学校每天午饭后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食堂工作人员正在给每班剩饭剩菜的称重统计。称重后,工作人员会在“节约粮食好习惯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剩饭称重,是三长学校的“光盘”妙方。

据了解,从今年9月起,学校就开始给各班吃剩的午餐称重。每天称重,每周更新,哪个班级剩饭剩菜最少、最节约粮食,秤一秤,便一目了然。801班学生姚学清说:“当我看到我们班的餐余重量远低于其他班级时,会特别高兴。我们在这样的日常中渐渐养成了光盘和勤俭的好习惯。”
这一本特殊的台账,已经记了近四个月,越往后翻光盘的越多,说明很多学生彻底“光盘”了。该校德育主任陶曙鸿说:“称重措施有效杜绝了浪费粮食的现象,也便于学校了解学生口味,合理调整菜谱,以让孩子们吃得更好一点,提高身体免疫力,可谓一举多得。”

每周,学校都会根据登记本上的前一周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纳入班级考核,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了班级荣誉感,孩子们吃得更“卖力”,不像以前那么挑食了。同时,更多孩子学会了按需添饭,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我们也要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影响其他人。”学生李心悦说。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开展亲子制作桌牌活动,将勤俭节约的意识通过学生渗透到家庭中。此外,在班队活动课上,学生们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给沿街商铺送上自己动手绘制的“节约粮食”创意桌牌及倡议书。


“为了增强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我们联合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力量,积极开展‘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系列活动。学校通过各类宣传、各种形式的班会课,在全校发起倡议,营造勤俭节约的氛围,同时加强对学生就餐的管理和监督。”陶曙鸿还介绍,一系列举措让学生不仅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还通过辐射到社区、社会,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出一批出彩的三长有氧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