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明确了点餐浪费或将收厨余垃圾处理费,拟允许餐厅向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费等规定。这意味着将餐饮浪费行为纳入法治轨道迈出了重要一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刚一公布,便引来广泛热议。一方面,绝大多数人持支持态度,表明了制止餐饮浪费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另一方面,通过立法方式,用法治轨道给食品浪费行为纠偏,让勤俭节约这件看似“小事”的事情,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让“小事”不小。
反对食品浪费,不是小事。餐饮浪费看似只是一顿饭、一撮菜,实则是对我们农民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对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摒弃,更是对我们粮食安全的挑战。通过立法,以强制手段制止肆意浪费行为,则可以达到倒逼树立节约习惯和纠正奢侈浪费错误观念的目的。
反对食品浪费,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节约粮食更是如此。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每人浪费一粒粮,我们国家就浪费了14亿粒粮,折合起来可不是小数目。因此,实施立法监管,可以给那些忽视食品浪费、随意浪费食品的行为人上好“紧箍咒”,让浪费行为无处遁形。
反对食品浪费,不是一阵子的事。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该是一辈子的事。通过前期的宣传引导,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勤俭节约意识,在此基础上,以立法方式对浪费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和处罚,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涵养的是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的是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守护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安全。
反对食品浪费,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期待反食品浪费法的正式出台,用法治轨道给食品浪费行为纠偏引航,在全社会全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夔门报(2021年01月12日第01版)
|